Login

  kaiyun@dgqhhs.cn

登录 |  注册 退出
kaiyun体育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速览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及其团队获湖北出版政府奖;青岛宏大与东华大学……

  速览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及其团队获湖北出版政府奖;青岛宏大与东华大学……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日前在四川成都揭晓50名入围人选,活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始于2018年,至今已是第五届。本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于2023年9月启动,组委会办公室综合考虑个人贡献、行业工种、群众声誉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来自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个产业工会的50位优秀工匠入围。

  王晓菲凭借在纺纱领域突出贡献,被授予山东省首席技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评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18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称号,2019年评为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2020年被授予德州市现代产业领军人才,2022年度“大国工匠”提名奖,第八届山东省省长质量提名奖,德州市第七届最美职工,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练文明27年来一心扑在棉花育种研究第一线,他以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在“方寸”试验田里,带领团队培育出11个棉花品种,并在南疆推广种植。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兵团及第一师阿拉尔市优秀党员称号,2023年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第五届湖北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及其团队编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航空航天纺织品探秘》喜获图书奖。

  《航空航天纺织品探秘》以航空航天发展史上一些扣人心弦的小故事为引子,系统讲述纺织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并以航天服、降落伞、飞艇、飞机、火箭等常见装备为例,介绍了各项纺织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独特性能,凸显我国在该领域所掌握的高精尖技术。

  该书在创作手法上追求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统一,通过全新视角向公众展现了传统行业的新亮点。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发现,纺织行业不再是“技术含量低” “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代名词,而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大有作为。可以是百炼钢,也能成绕指柔;是夏夜微风拂过的裙摆,也是探索宇宙的宇航服。该书不仅从纺织科学的角度揭秘了航空航天领域知识,也展示了自然科学的浪漫与美学。

  该书的编写成员均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教授团队,他们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徐卫林院士和他的团队为嫦娥五号研制的五星红旗,在有着正负150摄氏度温差等恶劣环境的月球表面成功展开,实现了国旗在太空极端环境下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他们研制“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网址,为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深度助力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之旅”。

  据悉,湖北出版政府奖是湖北省政府设立的省级新闻出版最高奖,旨在表彰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术价值、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出版物,表彰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推动湖北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优秀出版人物,更好发挥优秀出版作品的引领作用和优秀个人的模范作用,推动湖北新闻出版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1月15日,东华大学与青岛宏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在青岛宏大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以泽,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分管院长、副教授白涛,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季霞出席仪式。经纬纺机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贾坤,青岛宏大、执行董事王丽霞,总经理张文新等领导参加。会议由青岛宏大副总经理倪敬达主持。

  仪式伊始,王丽霞首先对孙院士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表达谢意。她表示,双方合作悠久,合作成果丰硕。围绕联合培养基地,青岛宏大将重点从提供优质资源、注重文化引领、创新培养模式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夯实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白涛副院长简要介绍了联合培养基地的背景,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专业学位学生的需要日益迫切,专业学位学生需要到企业历练才能成长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地的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希望校企双方深化合作,努力将该基地打造成国家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

  孙以泽院士对基地下一步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强调,在解决纺织机械领域共性问题和短板问题方面,将整合更广泛的校企资源,集中攻克行业难点,为中国纺机行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青岛宏大作为纺机行业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两大产品的重要供应商,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技术积淀。东华大学在纺织机械领域学科优势明显,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有广阔的发展合作空间。

  随后,双方举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孙以泽院士为青岛宏大四位工程师颁发了东华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书,白涛副院长授予青岛宏大“东华大学-青岛宏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牌匾,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授牌仪式开始前,孙院士一行参观了青岛宏大百年历史文化展厅,详细了解公司发展历程、改革创新、产品更迭、文化建设等方面情况,对公司的百年底蕴和初心坚守表示钦佩。

  东华大学与青岛宏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充分借助双方资源优势,开展多领域深度广泛合作,全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协同育人,促进产业链、人才链与教育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双方一致表示,将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围绕优秀生源选拔、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课题遴选等方面深化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将联合培养基地打造成高素质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聚集地。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部署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

  《意见》提出,围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目标,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及未来产业,统筹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实现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点线面各层级质量协同共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新格局基本形成,在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先期布局建设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项目。遴选建设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10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25个,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500个。建立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50个、国家标准验证点50个,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50个、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20个,规划建设国家数字标准馆(全球标准数据中心)。培育建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基地60个、缺陷产品调查协作基地10个、国家和区域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中心30个。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100个,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100个。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100个,培育新增首席质量官1万名以上。

  《意见》围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点线面提升、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对建圈强链的支撑性、强化质量政策激励约束作用3大方面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

  去年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对纺织品等重点消费品还提出,加强创新创意设计,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产品升级迭代和品牌化发展。

  ◆纺织器材50年 50载栉风沐雨 半世纪薪火传承:热烈庆祝《纺织器材》创刊50年◆纺织器材50年 细数风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李波副主任、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顾平会长、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秋黎凤执行董事谈器材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纺织器材》编委会主任委员李雪清谈纺机专用基础件短板与发展思路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5814161142

公司传真: +2772500747

电子邮箱: kaiyun@dgqhhs.cn

公司地址: 东莞市石碣镇石碣村同德路230号